第二十九章

农忙过去之后,姜家的宅子也修缮的差不多了,一应人口便着手搬回了老宅。

吴嬷嬷回来以后讲了番关于他们这继外婆和舅舅的事迹,这都是赵太太提前跟她说明的,有备无患,跟赵平安记忆里是一样的。

理法大过天,百善孝为先。

李程桀已死,这二人便没了人赡养,就算闹上了官府他们也打不赢官司,不如养着,多花些钱罢了,毕竟她娘的娘家就只李程文这一个弟弟了。

姐弟俩想着赵家的宅子还空着,倒是可以给他们住,不过这宅子只修缮了一部分,还有些房间没有修缮好,平日里也只有几个仆妇守着,不过他们母子应该也不在意这些。

是故没两日,两人便被安排进了赵家的宅子里住下了。

赵家姐弟也是后来了解了才知晓,他继外婆娘家姓陈,果然也是个精明烈性的。

她十八岁便嫁到李家给人做了继室,虽然生了个孩子,脑子却不太好使,虽也能沟通,但跟正常人还是有区别的。

赵平安觉得李陈氏这个人虽然有时候做事是不择手段不要脸了些,可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人都要活不下去了,谁还顾得上面子啊,甭管下作不下作,起码有用,不然早被赶出去了。

除了这个,就是脾气差了些,吵架骂人打架她样样都能招呼得来,一点都看不出以前也是做大户人家太太的模样。

虽然这个人满身缺点,赵平安意外的讨厌不起来。

首先李陈氏并没有要求赵平悦姐弟俩每月给她钱,或许她知道自己只是担了个外婆的名声,赵家的两个孩子毕竟跟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她有自己的底线,只说有个宅子能住有个铺子能过活便够了,手上还有点钱,都是之前变卖了李家家产剩下的。

那其中极大一部分都是被李程桀给败了,等她反应过来再去转移财产已经晚了,家底就剩两套宅子两个铺子。

后来家里没钱了,李程桀却还是败家,她儿媳受不了便带着两个孩子卷了家里所剩不多的钱财跑了。

再后来李程桀这个继子也失踪了,她觉得可能是被人恨上打死了,她从没想着去找他,死外头更好。经了这两年灾祸,他们母子俩能保住两条人命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从赵平悦手里要过来一个铺子以后,她着手开了个杂货铺,李陈氏的娘家,以前也是开杂货铺的,所以有些经验。

没嫁人之前,她家里也就是个一般家庭,饿不着罢了,当然,她现在也饿不着。就算有个什么,碍于礼法,赵家姐弟俩也不会不管她的,所以李陈氏对于现在的生活其实挺满意的。

一年最忙的农忙刚过去,本以为日子能平静一段时日,没曾想刚出了七月他小舅舅便给他生了事。

“小姐少爷,那李家舅爷在家里园子里到处挖土,刚栽好的花木啊!就被他这么给弄死了。”

下人也是一脸为难,他们本是留在赵家看守门户,照看家里的,主人不在家,出了这种事他们也是为难,只好跑来姜家禀告。

姐弟俩互相看了看对方,想说:这又是个啥毛病,下人也表示不清楚,他也跟着劝了,奈何李程文不理他啊!

对于这个舅舅的尿性赵平安早早便看到征兆,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也并不是很难接受,你能指望一个非正常人干出什么正常事儿。

想到背篓里那一包土,猜想着他小舅挖土怕是要捏乌龟,只是不知除了狐假虎威他还会哪些?

至于院子,他倒没太在意,赵家的宅子,近十年他恐怕都不会回去住,总归是要修缮,放在后头修也是一样的,园子坏了便坏了,几棵花木也不值什么钱。

不过赵平安还是跑了一趟,一则是他无聊,二则他也想看看他小舅又搞的什么名堂。

赵家

花园子里,李程文已经挖了三个大坑,石板路上堆了不少的土,几个下人都在观察李程文,看他想做什么。

对于这个人高马大的少年他们不敢靠近,只敢离得远远的在那里指指点点。

李陈氏叫人给搬了板凳,手上不停地编着一只竹筐,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她儿子,似乎是一点都不惊讶。

“够了,加水”

听到他娘说话,李程文停下挖土的动作,走到后院去,挑了两桶水放着,把那堆土围城一个圆圈,只空下中间的地儿,然后将水倒在圆圈的中间,用铁锹不停搅拌,开始和稀泥。

泥和好了之后,他又在院子里左右寻摸,看看选在哪里合适。

“左边一点,就是那儿,不碍着事”,李陈氏开口,帮着他选了片地。

等选好了地,李程文脱了上衣扔到他娘旁边,露出黝黑精瘦的皮肤,然后下手抓了块泥试了试软硬,觉得合适了才开始在选定的地址垒土。

赵平安赶到的时候他小舅已经垒出了一个一尺高的未封口的圆圈。

直觉告诉他,李程文不会理他,问他还不如直接问李陈氏。

“外婆,小舅干嘛呢!”

李陈氏闻言抬起了头,笑道:“你小舅要垒个简易的窖炉,每个月逢十,二十,三十,他都要烧一炉陶土。”

赵平安惊讶:“小舅这都会?”

李陈氏努了努嘴,手上编筐的动作一顿:“哼!他也就只会这个了,别的,干啥啥不行,气人第一名。”

“哈哈哈,有意思”

赵平安觉得,他小舅舅特好玩,有性格。

“小舅,你要不要帮忙?”

“小舅你要垒个啥样的?”

“这么垒出来不会裂吗?小舅……”

……

连问了几句,李程文看都没看他一眼,没多久赵平安就烦了,他小舅人确实有意思。

只可惜是个修闭口禅的,太不解风情。

等李程文把窖炉的仓底垒好,他又垒了个盖子,还在上头捅了不少洞眼。

赵平安捡了跟棍子想上去帮忙,刚伸手,李程文就夺了棍子自己用起来了。

赵平安“???”

虽然内心已经成年了,但起码他这个壳子还是个孩子,还能不能尊老爱幼一下了?

无聊的赵平安只能在旁边絮絮叨叨,后来没话说了就开始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他也会,只是背出来怕是要引人注意。

毕竟他不是真的神童,只是个普通人的记忆力而已,别到时候再成了下一个方仲永就尴尬了。

垒好盖子戳好洞眼的李程文把盖子搬到仓上盖好,又拿水在上头抹平,如此,用来烧火的仓底便垒好了。

李程文停下来喝了口水,坐他娘旁边的台阶上休息了一会儿,瞧着赵平安围着他没垒完的窖炉左看右看,就洗了把手,随手在裤子上擦干,不知从哪又掏出一块陶土开始□□。

瞧着他舅又开始捏东西了,赵平安连忙跑过来在他身旁坐下。

又是一只乌龟,长得跟他舅养的那只王八简直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并不像上次似的是个狐狸头,这次他舅捏的乌龟是个正常乌龟,赵平安才放了心。

李程文捏乌龟的动作是相当快的,大概是从小就养龟,又捏了无数只小乌龟。

只能说:唯手熟尔!

捏完大体的模子,他又从地上捡了根细枝子,给乌龟刻画细节,赵平安眼不岔的盯着瞅,可惜他手大给挡住了,他看不太清。

不过没一会儿,李程文又朝他伸出手,他这回识趣的接了,等看了手里的陶土……

赵平安“……”

这乌龟不对劲儿啊!咋多了两根舌头?这是在说他多嘴多舌?也不对啊?这乌龟就一张嘴啊?莫不是他这一世没听过的成语。

怕被笑话,便没再问他外婆,于是赶忙捧着陶土做的多舌乌龟回了家。

等回到姜家,在家门口恰巧碰到刚下学回来的姜鱼林,赵平安毫不客气地直接黏上去。

“鱼林哥哥,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姜鱼墨呢?”

“嗯,他去买点东西,一会儿就回来。”

“鱼林哥哥,姐姐常说你学业最好,我想问问你,有什么三根舌头的成语吗?”

姜鱼林想了想,问道:“你说的是一口三舌吗?”

“应该……是吧”

这个成语他果然没听过,不过字面上意思他还是明白的,他小舅果然是嫌他话多……

随后几天,李程文的其他诸多毛病也开始传到赵平安姐弟耳中。

比如什么他每天睡得极早,几乎是天一黑就睡了,当然,起来的早也不算毛病。

他睡得早起得也早,不过听说一醒来就开始劈柴,他来了以后厨房的师傅都轻松多了。

隔壁养的鸡都是每日听他开始劈柴了才叫。

总而言之,种种迹象表明,李程文跟正常人确实不同,若说他是个神经病吧,也不太像,他会说话,却极少说,他也会成语的应用,能用来捏陶土骂人证明他智商也没有问题。

赵平安觉得他可能是个一根筋儿,还是只认死理的那种。

人虽然有排异的心理,下人们却都不大敢惹他,不是因为他是赵家的亲戚,而是李程文体格就摆在那,他们打不过。

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