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耀祖和孙策也见了面,对于这位小霸王,仓耀祖是很重视的。
孙策身高176cm,在江东算高的了,在中原的话也不能算矮,但要是和仓耀祖、吕玲绮和典韦来比就差了不少。
典韦188cm,绝对的身大力不亏。吕布身高近丈,所以吕玲绮也长到了172cm,仓耀祖则有183cm。
这几天,孙策一扫往日的阴霾,颇有些意气风发,昨日他还给周公瑾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同去豫州会一会天下英豪。
在袁术表孙策为豫州牧之前,他都有些不好意思联系周公瑾了,本来袁术答应让孙策当九江太守的,结果却把九江交给了丹阳人陈纪,让孙策郁闷不已。
历史上,袁术还曾答应孙策任庐江太守,前提是他把陆康干掉,孙策用了一年多围困庐江城,也就是舒县城,把陆康逼降了,但袁术还是把庐江太守给了刘勋。
孙策可谓是费力不讨好,那也成为了他谋求江东以图自立的导火索。
好在现在不用打庐江了,而他孙策将成为整个大汉最年轻的州牧,嗯,只要袁术不变卦。
至于朝廷答不答应,孙策可不会在乎,反正他这个豫州牧也不是朝廷任命的,只要袁术不变卦,他就有信心把这个豫州牧当实坐稳,豫州将会是他孙家再度崛起的宝地。
孙策和周瑜都不看好袁术称帝这件事,可他们没想到袁术会被仓耀祖给劝服,居然不准备称帝了,还把孙策表为了豫州牧。
孙策想起袁术对他说的话,是横海将军仓耀祖推荐他担任豫州牧的,因此这次见面,孙策对仓耀祖格外亲热,嘴里说了好几次感激的话。
其实,孙策这个豫州牧是袁术表的,只比自领好那么一点,最多也就是个豫州刺史,只不过叫州牧名义上大一点,唬人用的。
马日磾和赵歧都在船上,他们要是愿意表奏孙策为豫州牧的话,会更有说服力,但是两人都拒绝了。
除非孙策彻彻底底掌控住豫州,朝廷才会正式册封他为豫州牧,否则的话才不会开这个先例呢。
就连袁术都不是扬州牧,还不是因为他没有彻底掌控整个扬州嘛。
对各州郡空出来的官职,朝廷现在是能抢就抢,抢不下来也派人过来担任,实在是被人掌控结实了的,才会走个形式册封一下。
自从上一个豫州牧黄琬之后,豫州再也没出过州牧,都是袁绍、袁术以及陶谦自表或是朝廷册封的豫州刺史,真正能掌控豫州的一州之牧其实一直都没有出现。
把孙策放到豫州去,豫州的士族豪强们就自求多福吧,孙策可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主儿。
原本的历史上,在194年,袁术彻底控制的只有汝南、九江、丹阳、吴郡四郡以及沛国的一部分。地盘不算大,但他确是豫州和扬州名义上的控制者。这也是他僭号称帝的底气所在。
诸侯讨董时,两袁的矛盾还没激化,当时他们共同推举了会稽人周昕担任丹阳太守。
诸侯讨董后二袁闹掰了,袁术在匡亭被曹操和刘表打得满头包,什么?刘表没参加战斗?是,他只是截断了袁术的粮道。
袁术一路败走到九江郡后,开始图谋扬州六郡。拿下扬州刺史陈温后,他首先盯上的就是曹操阵营的丹阳太守周昕。
袁术启用孙坚部将吴景和孙贲去攻打丹阳太守周昕,吴景成功地把周昕赶回了会稽老家,自己当上了丹阳太守。
然后袁术逼着盛宪病辞吴郡太守一职,换上向自己靠拢的许贡担任吴郡太守。
这样一来在扬州,长安朝廷和袁曹联盟的爪牙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袁术这个地头蛇总算是站稳了跟脚,再也不是匡亭大败时的那个凄惨样儿了。
孙策为父守孝期满投奔舅舅、丹阳太守吴景,刚在丹阳南部募集了几百丹阳兵,就因兵少被泾县贼帅祖郎击败,孙策大败之后,觉得这日子过得太憋屈,就渡江找袁术求助来了。
长安朝廷这时候也趁机掺和了一把,委任避乱于淮浦的宗亲刘繇担任扬州刺史。刘繇作为刘氏宗亲中的杰出人物,在天下豪雄们纷纷各怀鬼胎的当下,刘繇很容易就拿到了朝廷给出的这个大义。
但是因为袁术占据着扬州治所寿春所在的淮南,从淮浦渡江而来的刘繇只能把江东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吴景和孙贲迎接了朝廷委派而来的刺史刘繇,并把他安置在了曲阿。
刘繇也开始招募乡党和当地豪族,很好地利用了他伯父刘宠四任豫章太守、三任会稽太守积攒的人脉关系,刘宠当时在扬州非常得民心,吴会诸姓世家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历史上的194年末,刘繇的到来,袁术没功夫搭理他,因为这时候徐州牧陶谦病死了,以及他死时把徐州让给刘备的消息传到了袁术这里。
对此,袁术大为不满,刘备是个什么东西,织席贩履之徒也配牧守徐州?忍无可忍的袁术于是就自封徐州伯,准备攻伐徐州刘备集团。
袁术决定攻打徐州,但粮食有点不趁手,就向庐江太守陆康借粮,也算是逼陆氏表个态,是敌是友说个明白,结果袁术并没有等来陆康的屈服,被陆康给断然拒绝了。袁术需要陆康的效忠和物资,但陆康心中只有朝廷。
陆康对袁术自领扬州牧及无故扣押并逼迫天子使臣太傅马日磾非常不满,和袁术这个路中悍鬼那是压根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也不打算和袁术绑死在一起,那比杀了他都难受。
陆康的断然拒绝,让他和袁术的关系紧张了起来,庐江争夺战一触即发。这时庐江的老牌官宦家族周氏家族需要做出一个选择,到底站在哪边呢?
站在强势的袁术这边,显然不划算,这个家伙已有不臣之心,绝对会被他牵累的。
和陆康站在一起?也不行,陆康太弱小了。
那孙策呢?孙策家世不好也没有地盘,虽然有勇力但还在依附袁术,不在考虑范围之中。
周家其实想站在朝廷这边,但朝廷显然是靠不住了,而且也远在长安,远水解不了近渴。
仅剩的选择可能就是刘繇了,刘繇势力虽弱但有朝廷大义在手,还在扬州有巨大声望,所以一通考虑下来,周家暂时选择了刘繇,一方面表明周家认可刘繇背后的朝廷,一方面是为了避开袁术、孙策和陆康之间的庐江争夺战。
最终,周家的选择就是,不站队不掺和。于是,周尚答应刘繇的辟除,去丹阳当太守去了。眼见庐江战事在即,周瑜不好插手这次战事,也带领家人南渡,赶往丹阳郡治宛陵与叔父汇合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