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冲突是不可逆转的,是不是会发展成战争要看届时两国的政府的应对和具体的国际形势,如果能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局势还能转圜;如果不能,那中国就将面对航母海和飞机海,东边的日本肯定是死定了,中国会怎么样则难以预料。但即便没有战争,中美在经济上也完全处于竞争关系,此时的美国不但不能像后世那样印美钞、卖国债就能支付中国产品的货款,他的商品还会在全世界市场与中国货竞争,当然,若是公平竞争的话,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要想不得罪美国,那就要故意提高工业品价格或者出口品关税,减少对美国货的威胁,这就等于间接的压缩了产业规模,工业产值将被抑制,其结果除了经济增速变缓外,另外一个致命伤就是战争能力削弱。美国人确实是不可能打到四川陕西等地,可他一旦封锁沿海,对外贸易便将受到严重打击,虽然西北铁路可以通到波斯湾,但波斯湾一样能被他封锁,中国最后通向外界的渠道就只剩下苏联,这是不够的。南洋的橡胶、海外的工业原料,工业品的出口,都难以靠国内和苏联补足并流出。
除了工业品之间存在竞争,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是逃避不过去的,遭此重创的美国必将更加敌视与其工业品竞争的中国商品。
在以前,杨锐或许会认为经济危机是犹太银行家的一场阴谋,而处于此时、处于一国领导人的位置,他可以肯定确定这不是阴谋,阴谋最多是在危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银行家和资本家的利己处理,他们总要将损失转嫁出去,同时趁机看看有没有捞钱的机会。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不顾中立法案对协约国集团大肆放贷,以及红色俄国的兴起,这两个因素就注定世界经济危机必然发生。一战后美国工业产值从两百四十亿美元递增到六百二十亿美元,这得益于战争经济的拉动,可问题是苦战数年的英法意俄都没有能力支付那一百多亿美元的战债,而更加苦逼的同盟国也没有能力支付更多的赔款,于是这笔债只是账面数字,永远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
俄国革命的发生、以及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得战争最后一年乃至战后各国都罢工不断,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绝不敢搞什么经济软着陆,政府不但要维护现有工资水平,还要继续刺激经济,以防止工人失业。英法还好,他们有广大的殖民地可以转移危机,法国需要重建,而且男人基本死光,她只存在缺少劳动力而不存在失业的问题;而中日,因为手上握有实打实的通货,又有大量基础设施、工业项目,所以战时经济转型根本不成问题。
可美国只死了十几万人,而为了工人不罢工,政府不得不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同时新教徒视财如命的本性,又使其拒不接受英法意三国坏账所带来的损失。于是,国内的工业产能因为战争刺激严重过剩,又因为布尔什维克的威胁绝不紧缩,继续畸形膨胀;而国外,不但要求欧洲还款,还为保护本国市场大举提高关税,使得欧洲产品进口递减,各国贸易赤字之下,根本没钱进口美国商品——哪怕实行福特模式的美国货比本国货更便宜。
如此难题,新教徒本质下的犹太灵魂所惯用的伎俩开始出现:在国外,大方的给各国贷款,以使其购买自己的商品;而在国内,则大力提倡分期付款,以刺激民众消费。如操作使得经济一时火爆,投机猖獗,是谓繁荣的十年。但其实际已无比虚胖的产能,左手换右手、自己哄自己的魔术把戏,终究有一天会到头的,历史上危机时腰斩的GDP数据便是明证。
原本历史里,罗斯福那一套根本就不能刺激已经硬着陆的美国经济,因为市场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产能,况且十年的透支、萧条时的不敢消费的心理本就使市场需求处于正常水平以下。如此情形,欧洲如果不发生战争,那么美国必定挑起战争,不然其内部就会遭受剧烈的震荡,或许不是无产阶级革命,但必是类似革命性质的动乱。
历史上是日本和希特勒救了美国,战争的需求不但振兴了美国原本过剩的产能,还打烂整个欧洲,从此欧洲成为美利坚的婢女。这只是历史,在这个时空,以商情局的数据分析,世界经济危机将会因为中国的兴起而更早到来;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期、战后中国的大规模建设这两个因素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使其产能比历史更加过剩;战争的延期还使得欧洲更加虚弱,更不能靠自身市场消费美国商品,同时中国商品将不断输出打击美国商品,与其争夺海外市场,十年的繁荣或许八年、九年就会结束。
肥皂泡一旦破裂,情况将比历史更加凄惨。危机中亚洲这边不说没有1937年就开始的抗日战争,日本对废钢、石油等美国物资的需求也将完全依赖中国,不需从美国进口;而欧洲如果没有希特勒,欧战不在39年爆发,那么美国经济很可能一蹶不振——便如当年日本货取代美国货一样。
这其中,生产模式的更新最为重要,犹如福特模式替代欧洲手工生产一样。但欧洲可以学习美国福特生产模式,美国却难以学习如今的中国生产模式。是以,从经济上推断,中美之间必然发生战争,便如八十年代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一样不可逆转。
生产模式的更迭是难以阻止的。再一次想到这一点时,持续三天的常委会已经结束,对于杨锐的任期会议讨论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如杨锐所说,他将一直继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另一种就是杨锐下一届便下野,由徐华封或者章太炎继任总理——只有他们有足够的威望在杨锐之后担任此职,若是战争真的不可避免,那么杨锐战前将取代他们,再次成为总理。而选择哪一个方案,将由新一届、也就是扩大的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
除了蔡元培以外,大家都对这个处理没有意见。以秋瑾的话说,即便是独裁,这也是复兴会全会同意的独裁、民众认可的独裁。同时她相信在坐诸人都能活到二十年之后,届时杨锐不想下台,她也会赶他下台。
秋瑾举刀怒视的模样深入杨锐之心,她似乎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儿,全然是侠义和正气的化身。想到秋瑾在会上的发言,杨锐就觉得好笑,因为秋瑾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认真的,每一个想法都是无私的,她就像一个孩子,走在野兽密布的丛林里而不自知,还怡然自得。
“听说孑民真的弄了两辆车在做对比。”初一是休息日,但项目紧张,徐华封还是来银安殿后宅向杨锐汇报家用电气项目的进展——收音机、电冰箱、空调、电熨斗、电热水壶、电烤箱等等,这些产品有些在大战前就热卖,现在只是扩大产能,有些则是新建项目。
此时国内并无专门的工业设计师,所以国有公司很多产品会将设计图纸、样品送来给杨锐过目。毕竟他有现代生活的经历,他完全明白冰箱要有冷冻和冷藏两个空间,还要有制冰器一类的小玩意;同时他把这类事情当作工作的一部分,不收一分钱设计费和咨询费,是以各大国有公司简直就把这里当成了广告公司。这不由让杨锐对自己下野后的职业规划多了一个设计,那便是开一间广告公司或者管理咨询公司,还是很有‘钱’途的。
“呵呵,孑民那个逗逼,不要去理他!”杨锐嘿嘿笑了起来,常委会上徐华封的建议他去做对比的建议他还真的当真,这个逗逼虽然不会开车,可他儿子蔡无忌是会开的,所以很快他就会明白成本比福特还便宜的奥迪轿车,在质量和舒适度上将怎么秒杀美国佬。
徐华封不明白逗逼是什么意思,他只是凝神捻着胡须问道,“竟成,我们和美国人……真的是不可能避免吗?”他说罢又觉得不是这个意思,再道,“我是说,美国人不会通过学习我们的品质来提高自己质量、降低成本吗?这就像……”
“华封先生不必往这方面想了,这是不可能的。”杨锐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终认为不可能。
“为什么?纵观美国工业发展史,他很多东西都是学习欧洲的,以前既然能学习欧洲,那为何现在不能学习我们?怕掉面子吗?”徐华封道。
“不是面子的问题,这是……”杨锐也一时想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于是反问道:“华封先生,你觉得我们这种生产方式其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