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不交税,没保护

汉阳门外,赫然矗立着几座用木料搭建起来的粮库,占据着交通最便利的地段。还有几座同样规模的粮库,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不过这几座巨大的粮库当中,却都是空空如也的。

往年的这个时候,来自湖广各地的粮船,已经挤爆了汉口和武昌的各处码头。来来往往的马车和人力拖车上都堆满沉重的米包,贩运粮食的商贩,装船卸货的苦力,还有操帆驾船的船工,熙熙攘攘的数以万计,都围绕着汉口、武昌的码头忙碌不停。

可是从去年冬天一直到现在,都是冷冷清清的,拢共也没多少石粮食运过来!

“湖广足,天下余......现在湖广不足,东南还能有余吗?”

再有几日就要启程离开的朱慈烺站在汉阳门城楼上,一边观望着汉阳门码头的情形,一边低声自语着。

李自成的确挑了个好日子出兵江汉,正好是崇祯十八年秋收之后和米粮被贩运到汉口、武昌之前的这个点。

东南现在人多地少,而且经济作物种植得太多,粮食是不能自给的,需要从盛产米粮的湖广购入。

从经济角度而言,这是没有问题的。湖广有两亿亩土地,其中水田近半,人口又不算太密,所以哪怕田土地收成不是很好,也有足够多的富裕粮食可以卖给东南。

而东南的人口太多,土地不宽,又沿着大江大海,水运便利,赶上大航海时代后正好可以大量出口丝棉茶叶换取白银,然后再购入湖广米养人。

这就是明末南方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朱慈烺统治东南后虽然知道这种经济循环是存在风险的——湖广地区并不在朱慈烺的牢牢掌控当中,而且还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但是他又有什么力量去对抗东南自由化的市场?

他能用一纸令旨就迫着下面改桑为稻吗?这是夺人钱财,是杀人父母......

而且一旦东南改桑为稻,南京、苏州、杭州、扬州、松江等五大纺织中心就得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城市贫民又得闹腾起来了......他们可是朱慈烺这个封建皇太子最害怕的无产阶级!

站在朱慈烺背后的湖北巡抚丘瑜听了太子爷的话,也没什么好的建议,只好安慰他说:“千岁爷,现在已经有不少米商愿意在水军的保护下去湖北收米了......到下个月,应该就能有几百万石运去江南了。”

去年湖北的收成其实还行,如果不是李自成出兵的时间太好,左梦庚那杀千刀的又把汉口、武昌的商船掠走了,现在早就有上千万石湖北米运去江南了。

而这些日子因为江南米价上涨,许多东南的商人都四处搜罗木船,现在正陆陆续续向武昌、汉口而来,准备贩米而下,大发一票了。

朱慈烺回头看了眼丘瑜一眼,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湖南巡抚何腾蛟和知荆州府堵胤锡。

“何卿,堵卿,你二位在湖广为官多年,了解地方情况,说说看吧!”

何腾蛟道:“丘世伯(丘瑜是伯爵)言之有理,现在只要湖北地方能够安定下来,粮商敢下去收米,几百万石总是有的。虽不及往年,但也能稍解东南缺粮之困。

另外,湖南去岁收成也不错,只是因为武昌、汉阳二府失陷,长江粮船大多被左梦庚所掠,才无法将粮食运出来的。只要朝廷能打通湘江和长江之间的航道,湖南至少能运出一千万石白米!”

堵胤锡却摇摇头,面色凝重:“千岁爷,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事情可不能有半点疏漏。现在东南人口云集,而粮食又不能自给,全赖湖广努力供应。湖广虽然田宽,但是这两年被流寇所扰,产出亦大不如前。湖南收购一千万石白米许是能够办到的,可是湖北......臣觉得不行啊!”

朱慈烺问:“为何?”

堵胤锡道:“因为计口均田!”

朱慈烺沉默不语。这个问题在武昌行宫这边争执了不少时间,到现在也没最后的结论。

堵胤锡说,“绅商本是一体,绅亡则商不存!如果殿下想要尽快恢复湖北粮道,那就请殿下在恢复荆襄全境后立即拨乱反正,还湖北一个朗朗乾坤!”

堵胤锡的观点当然是有点道理的!朱慈烺不是流寇,也不是鞑子,他是大明抚军皇太子,代表的就是旧世界,而不是砸烂之后再重建的新秩序。

所以收复湖北的荆州、承天、襄阳、德安、汉阳等府后,理所当然要将土地归还旧主。

堵胤锡又道:“太子殿下,朝廷为政必须要公私分明!公田就是公田,私田就是私田。否则受害的不是湖北缙绅,还有追随太子殿下南来的北方壮士啊!”

跟着朱慈烺跑路到江南的北人中有不少也是地主,如果朱慈烺不能为湖北缙绅拨乱反正,他又怎么会在北地拨乱反正呢?如果他承认了李自成在湖北的“土改成果”,他当然也会承认多尔衮在中原计口均田的结果。

这样一来,朱慈烺的北府军将,还有什么北伐中原的动力?

朱慈烺瞅了一眼军师李岩,他是河南人,当然是大地主了!

“太子殿下,”李岩当然明白朱慈烺的心思,连忙开口道,“北地有旗地四千余万亩,足够筹壮士之功。至于东虏均给平民百姓的土地......若要复归原主,那一千多万北人恐怕就都是东虏的腹心了!”

朱慈烺微微一笑,这个李岩当过流寇,觉悟到底是高的!

“是啊!”已经是克难诚意伯的刘孔昭附和道,“千万北人当有百万壮士,如果皆为东虏前驱,中原还有恢复之日?臣以为朝廷应该承认流寇所均之田为耕者所有!”

刘孔昭虽然是南方的勋贵地主阶级出身,但他现在已经完全投靠了朱慈烺,屁股当然也要跟着挪地方了。

“可粮食从哪儿来?”堵胤锡道,“如果不拨乱反正,湖北粮道就没办法完全恢复,一年至少减少几百万石,东南百姓就要挨饿了......这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啊!”

“这个......”朱慈烺笑了笑,“左班监察御史纪坤和吏部员外郎黄宗羲到了没有?”

纪坤、黄宗羲是代表督察院和内阁来向朱慈烺汇报“南京抢米事件”情况的,大元帅府也派了人来,是孝陵卫新军指挥使张定边。

李岩回答道,“纪坤和黄宗羲是昨日到武汉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笑着:“此二人是有点想法的,可以叫他们参加明日的行宫合议,大家都听听他们的意见吧。”

其实朱慈烺心里面早就有了主张,把湖北土地还给所谓“原主”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生活在荆州、德安、承天、汉阳四个农业大府的几百万口人会怎么样,单说那些“原主”在过去那么多年中为大明朝交了多少税,就决定了他们的私有财产无法得到保护了。

湖广那么老大,一年才二百多万石的税粮总额,就是这个数目,又有几年是收齐的?而每年从湖广输往江南的米粮怎么都在一两千万石,大明朝廷在长江上的税关又收了多少?

这帮湖北地主都没给钱,还想朱大太子派克难新军来保护?想得美!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