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说亲

黄乡绅南九知道,镇子上名副其实的大户,绝非像是他们家这地主之名一样浪得虚名。人家在镇子上有三四家铺子,全镇唯一的一家酒楼还是他们家开的呢。

但是南九记得这黄乡绅家没儿子啊?夫妻二人也快四十了,但是也不知是谁身体不好,膝下没孩子。不由得朝素兰看过去,心说莫不是这黄乡绅家打算娶素兰姐回去做妾生孩子?

还真是这样了。

那黄乡绅是靠着他女人起家的,那女人又是个豪横的,纵然不会生养,但他也是不敢吱一声。

也就是当下他女人年纪大了,心里十分想要个孩儿喊自己做娘,奈何自己不会生养,这才松了口。

素兰娘似乎没觉得做妾哪里不好,见南九不言语,以为南九羡慕,便安慰着她:“你也不差,你家那小姑爷生得俊俏,这人嘛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但得了其中一样,也是够了。”

南九心不在焉地颔首,一面偷偷打量素兰。

见素兰一直都一副闷闷不乐的,可见是心里不愿意的。

也是了,她正值好年华,这般的姑娘家,岂会愿意嫁给一个做得爹的老头呢?

因此路上两人走在前头,将素兰娘甩在后头,她便悄悄问:“素兰姐可是不愿意?”

素兰摇头,“我自是不乐意的,但我爹娘的话我不能不听。”她叹着气。

南九知道她的性子温软,又是个思想传统的,纵然心里不满,可这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也不敢违抗。

但纵然这样,她还是开口建议道:“若是不愿意,就跟婶子说呗,你模样好有勤快,名声也是有的,以后不愁找不到好的。”

素兰得了她这话,感激地点了点头,似乎多了几分自信,“谢谢阿九。”

两人还待说什么,素兰娘就追了上来,南九也不好在讲那些劝说的话。

一路无言到了镇子上,便各自分别。

她直接去了谢记棺材铺。

姑父家这前头是棺材铺子,后头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一家子就住在里面。

当初姑父也算是个小掌柜的了,虽是坡脚,但是这木匠活儿做的好,手底下还有两个小徒弟,按理是好找媳妇的。

可因为卖的是棺材铺子,父母又都早亡,总叫人觉得他是个天煞孤星的命,姑娘们都不愿意嫁给他。

然后这不就轮到了乡下的小姑嘛。

这一点南九倒是要夸赞祖父祖母的有眼光了。

这姑父虽然坡脚,但是一个人年少摸爬滚打,将铺子经营起来,可见是个愿意吃苦耐劳有出息的。而且家中无父母,小姑嫁过来也不用伺候公婆,自己当家做主不受气,越活越年轻,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瞧着跟那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一般。

“阿九来了,你小姑在后院呢。”谢老三就在大门口跟人谈生意,也顾不上招呼她,直接让她去后院。

南九应了声,直接穿过后门,到了后面的院子去。

她表姐谢舞月正在院子里洗衣裳,见了她连忙往屋子里喊:“娘,阿九来了。”

表姐今年十二岁,还有一个与她同岁的表哥谢高升,比她大一个月,在学堂里念书。

谢舞月往衣裳上擦了湿漉漉的手,过来接南九背上的背篓,“昨天赶集怎不来,县里来了刷杂戏的,可好看了。”

“有事耽搁了。”南九也有些可惜,来到这里,她没啥娱乐生活呢。

这时候姑姑南荷从屋子里出来,见她红光满面的,发鬓高高地挽着,穿着窄袖气胸襦裙,俨然那大城里的仕女一般。

“小姑越来越年轻漂亮了。”

谢舞月听到这话,“可不是嘛,我阿爹这般宠着,粗活一律不要她做,倒是我,明明是阿爹的小棉袄,可我现在觉得怎么像极了我阿娘的小丫头。”

南荷笑得眉眼弯弯,“我这是给你阿爹挣脸,我若是每日不收拾,跟个黄脸婆般围着灶台,旁人多半都觉得你爹没出息,觉得咱家生意不好,才叫我过那苦日子,如今我这模样,往铺子前一晃,众人都晓得你爹出息,不然哪里能养得起我。”

要说她这是歪理吧,但又觉得有几分意思。南九也忍不住笑了,“姑姑说的在理,给姑父添财气呢,我来的时候姑父正在和人说生意。”

一面将背篓里的土特产拿出来,“我知晓你们不缺什么,可这都是自家种的,我二姨娘一早就起来折腾,姑姑可不要嫌弃。”

南荷见了,有些责备:“你阿爹没在家,自己要紧细些过日子,分家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要不断然不会叫你这样被大哥三弟欺负的。”

她说着,如何也不要,让南九赶紧装回去。

南九连忙笑起来,似乎一点不介意分家的事情,“都是自家人,何况我后来一想,他们的负担的确重,我再不济,还有三位姨娘养着我,何况我不是拿了山么?那兔子就是山里猎来的。”

一面同南荷母女俩说起自己那小姑爷出息,跟田猎户合伙打猎的事儿,又说了家里买猪,有鸡鸭一事。

有了这些事儿做铺垫,她就顺势道:“但都是乡下人,老一辈们都觉得就该刨土吃饭,所以我便在山下的荒坡开了五亩荒地。”

“那五亩荒地能做得了什么?高粱苗种下去多大,秋收的时候还多大。”南荷心疼她,觉得她虽短时间里已经将日子过起来了,但谁晓得这其中吃了多少苦。

“是呢,种粮食肯定不行的,所以我们便商量,要不试着种一些药,那前胡就不错,不过这小地方,也不知哪里买种子。”南九话才说到此,那南荷就赶紧抢过话。

“这有何难的,你姑父过几日就要去州府一趟,那么大的一个州府,什么买不着,价钱指不定还比县城合适,让他给你买些回来。”

南九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

不然这人托人的,费钱又欠人情。

如今姑父要去州府,那就省事多了,不禁满脸欢喜,“既是这样,我今日倒是来巧了。”然后赶紧将准备好的银子拿出来,“这里是八两银子,我也不知什么价钱,能买多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