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位酷炫老师

第135章《三位酷炫老师》

————————

父母最初希望我在未来当老师,说对女孩子而言是个好去处,而我的很多同学如今也从事教师职业……

但我不愿当老师!因为我自小就很怕老师,一想起本就不善言谈的自己在未来成为自己害怕的人,我觉得还是算了吧。

对老师的过分恐惧,可以追溯至幼儿园时,因没背诗而被打手心的心理阴影。现在虽想不起来为什么当时那么乖的自己竟忘了背诗,但手心的疼足以让我自此十分畏惧老师这种生物……以致于后来上小学不幸被选为课代表,要常与老师打交道时,我只想着快快辞职不干了!

不过,印象中也有那么三位酷炫的老师,非但没有让我产生过丝毫的恐惧心里,反而令我印象深刻,受益至今——

温润的英语恩师

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新概念英语辅导班的刘老师。很多认识我的老同学都称我是“英语神童”,却不知我的英语在小学时比数学还惨不忍睹!直到后来在小升初的暑假前,我姗姗来迟地参加了新概念英语辅导班,幸运地遇到了和蔼和亲的刘老师时,我的英语在两个月之内就突飞猛进,进而成为我最拿手且险些成为我高考志愿的科目。

那是2009年的事了,刘老师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青年,开堂第一课就给我们讲基本语法并教我们音标。而事实上——背单词的诀窍也在于音标!!!一旦开窍,就和拼拼音一样简单,且单词越长越好记!从那以后,我按照音标法记忆单词,加之勤能补拙的不懈努力,不仅每次第一个主动背诵课文,次次听写满分,连第一次考试也是满分。这个不平凡的夏季,为我升入初中后的英语基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刘老师只教了我一个暑假后就离职,新老师是个很严厉的女的,而我这种相当恋旧的人一开始就很抵触她,再加上她教得远不如刘老师、性格暴躁、不懂教学方法,我就索性——退学了!!!

父母并未过多阻拦,因为我当时的英语已算班级一流。且我自己觉得,学英语更多的是靠自己每日积淀,而非老师的一味辅助。因为学习本就是自己的事,得自己操心才行。至于如何学好英语,即——你把一个单词及其同义词、一系列相关短语、各种句式等让你背得不耐烦、恶心至极,能信口吐出时,我敢保证——你的水平已然高超绝伦!

十多年了,我再也没见过刘老师。但听闻母亲坐车时偶遇过他,听说他将要回河南老家结婚了……但让我非常雀跃的是,刘老师对我印象很深,也对我的学习赞不绝口,还让母亲转告我:“她很勤奋踏实,毅力惊人,日后一定会非常优秀!”

这句分量不轻的话,我实在难以忘怀!能被恩师如此夸赞,实在吾之荣幸!!!后来,我也未辜负刘老师的期望,在英语方面达到了算是过人的水平。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英语始终是我投入最大且最擅长的科目,以致于我上大学时的英语老师,都误以为我大二时要改专业

的确,能遇到一个投缘的好老师,对学生及相关科目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刘老师严谨治学、温和有礼的优良品质,彻底改变了我英语为垫底的事实,让一切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及华丽的成果……

时至今日,我想带过不少学生的刘老师,估计早已忘了我。我有时还想能否在茫茫人海中,通过中央卫视的《等着我》节目去找到他,好当面对他的开蒙之恩说声:“谢谢您!”

历史老师:腹黑“地中海”

除了刘老师,另一个让我敬佩的老师就是初中历史老师,姓卢。他是隔壁班的班主任,其貌不扬,还是个“三十而已”就已是“地中海”的家伙。卢老师幽默风趣,他带的班不少,上课就光带着课本,一进来就摸着后脑勺,懒散道:“嗯……咱上次讲哪儿了?”

“讲到齐桓公——姜小白!”一些淘气的男生边大声嚷嚷,边将戏谑的眼神瞄向了因上一堂课而有了“姜小白”之绰号的我,还故意龇牙咧嘴地把“姜小白”几个字说得很重。

“行了,不闹了。”卢老师知道他们又想取笑我,慢悠悠地用课本拍了下那男生的脑瓜。

卢老师属于那种信口开讲都能引人入胜的老师,无需细腻备课,无需投影仪,课本一摆,哗啦啦一堂课的功夫,全班鸦雀无声,像是听书似的津津有味……

“然后呢,那个商鞅就悲催地被车裂了,可他的商鞅变法却为秦国的壮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卢老师讲课爱用口语,听着不像那些老夫子般单调。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常用些“灭了”“逆袭”“气炸了”等活泼的词语,使过去的历史事件能生动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同样,他有些“小腹黑”,常规的课前提问皆是“随缘点名”,即懒懒地瞥一下一听到提问就大气都不敢喘的人,随后——手指胡乱一直:“那个他,起来回答问题!”

回答不上就要在教室后面罚站。记得有个男生每次都答不上,以致于上历史课时,他就自觉地拿着书站在后方,被卢老师调侃为:“哎呦喂,‘站神’你好!”

记忆大师:“德干高原”

初中的地理老师和卢老师一样幽默……可惜我真忘了他姓啥,只记得他长得很像日本人,嘴上留着一撮小胡子。外号为“德干”,即印度的德干高原。为了方便我们记忆,他不惜拿自己“开刀”:“大家听好,老师的外号就是‘德干’,因为之前是学校德育处的小干事,这下可不敢忘了印度有个德干高原哦。”

他教地理常注重记忆方法,譬如让我们记忆当时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时,还编了一个顺口溜:“两巴两印莫孟加拉,中美日俄,尼日利亚。”

至于为何,他像是说书般娓娓道:“话说期中考试结束后,一个和你们一样考得很差的孩子,被开完家长会的家长当场掌掴!”

他边说边搞笑地做了一个打人巴掌的动作,睁大眼睛说道:“瞧,这不就是在左右脸颊,两个巴掌两个印记吗?”

大家一时间哄堂大笑,他又神气扬扬,补充道:“随后,我——”他做了一个酷酷的奥特曼姿势,义正言辞道:“老师我——就从天而降的!喝道:‘莫孟加拉’,即不让这家长把娃猛地拉回家继续暴力伺候,好记不?”

这么一解释,这个顺口溜全班都背得滚瓜烂熟,至于后面的几句就更好记一些,以致于我们全班最不爱听课的男生都记得清清楚楚,考到这道题时全班无一人出错。

确实很可笑,我到现在光记得地理老师外号是“德干”,姑且就这么称呼他吧。不过德干的方法对我们的记忆起了很大作用,还进一步启发了我。使我在记忆世界地图时,也想了很多较为轻松灵活的顺口溜……

以上是我学生时代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几位老师,都是男老师,且都主修文科,这也为我后来选择当文科生起到了一定影响。这些老师个性鲜明,师德高尚,懂得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英语、乏味的历史、复杂的地理课变得富有趣味,让我获益匪浅。

老师,承担教书育人之重任,是人类灵魂的铸造师。诚然在当今部分新闻中,能看出师生关系的紧张,致使很多人都说老师与学生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老师不管,那是不负责;管了,又怕部分学生想不开……

可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最基本的知识储备,高效的学习方法,都是老师传播给我们的,单看书自学难以体悟到其中真知。因此,每一位人民教师应当为我们敬重,即便他(她)可能脾气不好、方法死板,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的初心不容置疑!

师者,所以传道事业解惑也。感谢我生命中所有出现过的诸位老师,正因为你们的诲人不倦,学生即使再怎么不才,也到底有所收获啊。

2020年10月19日

喜欢绛雪携香请大家收藏:(www.autogms.com)绛雪携香樂乎讀書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