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发发发

最近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热词,比如“双非硕士”“小镇做题家”“985相亲群”“海淀家长”等。这些新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无论是就业焦虑、婚恋焦虑还是育儿焦虑,其背后都与学历焦虑挂钩,并且这种学历焦虑不只是一种个体困扰,而是正在成为社会整体层面上的一种集体困扰。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能够发现学历焦虑中的基本取向:不仅追求向上,而且规避向下。具体来说就是年轻人通过对学历的追求,以期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伴侣和更有前途的未来。其本质是要实现自身和家庭的阶层向上流动,同时通过努力培养下一代来规避向下流动的可能。

中国移动发放7万张绝版卡,月租永久19,360g年流量不限速,速领广告

中国移动

查看详情

但是,无论是要在社会流动中“力争上游”,还是要把握“稳稳的幸福”,其实都是一种个人选择。根据自我的偏好,个人完全具有选择的空间,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身边,似乎每个人都在焦虑呢?

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有一个结构性的动因:因为我们身处于一个整体向上流动的社会。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曾对这一社会阶段和社会状态进行了描绘和分析。他发现,在20世纪中期,美国的整体社会氛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整个社会的气氛,又是金钱至上的成功学导向。社会推崇的是那种一夜暴富的成功人士,这就会无形中给予每个人很大的压力,梦想着和这些人一样,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文凭社会”逐渐形成,个人通过获得著名大学、商学院和工学院的文凭证书,获得地位更高的工作,获得与更高阶层的人的婚姻,从而获得进入具有社会经济优势圈子的机会。文凭因此成为就业、婚姻和提升下一代社会地位的“敲门砖”,围绕文凭和学历产生的竞争和焦虑就此成了社会的核心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社会中的机会不断涌现,许多人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社会整体处于一个向上流动的状态。个人身处这样的社会中,就像身处于一个在海洋里快速向前游动的沙丁鱼群,稍稍慢一点,就会感受到压力。因此,教育作为人人必经的主要通道,在社会的整体氛围之下,就成了学历焦虑的主产地,甚至承载着就业、婚姻和下一代养育的功能重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