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几年

耀六年(263年),邓艾偷袭蜀国腹地,在绵竹击败诸葛瞻,刘禅得知诸葛瞻战败消息后很恐慌,立即把身在成都的文武大臣都召集起来商量应对办法。当时蜀国腹地虽有一定的抵御实力,而且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刘谌也向刘禅建议抵抗并请求背水一战,但光禄大夫谯周却极力怂恿刘禅向邓艾投降,在此期间,蜀汉驻守南中的安南将军霍弋也向刘禅提出率兵勤王,保卫成都的建议。作为蜀汉最高决策者的刘禅,综合当时蜀国的整体情况和成都附近的形势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谯周的投降建议,决定向邓艾投降,并派人告诉霍弋“朝廷战略已定,不需前来勤王”。

受封安乐公:

刘禅在蜀汉内部还有一定抵抗实力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向邓艾投降。刘禅令姜维向钟会投降后,姜维虽然成功劝说钟会反魏自立,但事情泄露后,姜维、张翼等蜀将被杀,成都经过魏国乱军的一番洗劫后,逐渐趋于安定。刘禅也被司马昭下令迁往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司马昭宴请刘禅时,刘禅通过“此间乐、不思蜀”的表演,安抚了司马昭父子的疑心,最终被封为安乐县公,过上了平静安定的生活。那么,刘禅当上安乐公后,又活了多少年?最后这些年他日子过得怎么样?结局好不好呢?

安乐公的安乐生活:

据《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第三》记载,刘禅带领家眷搬到洛阳居住后,对司马氏的安排非常顺服,司马氏父子也给了他一定的待遇,赐给他大宅子居住,自此,刘禅就过上了比较安定太平的日子。刘禅被封安乐公后享受食邑万户的待遇,并被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这些物质条件的保障,虽然比在蜀国当皇帝时差远了,但作为一个失去自由的亡国之君,这些也足够刘禅的生活用度了。

刘禅不仅物质生活得到优待,跟着他投降的子孙也享受到不错的待遇,史载其“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馀人”,也就是说刘禅的子孙被封官,甚至被封侯的达到五十多人。由此可见,刘禅投降后确实受到了不一般的优待。除了刘禅本人及其子孙受益,连当初极力主张投降的一些蜀国大臣,也被司马氏父子给予了优待,“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除了这些被封侯的,另外跟着投降被封官的人可能就更多了,就连当初想率军救援成都的大将霍弋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后,也率领南中六郡归降,受到司马昭的赞赏,被司马昭委派为南中都督,继续驻守那里,后来因平定交址、日南、九真三郡有功,也被封为列侯。

安乐公去世:

刘禅在洛阳虽没有人身自由,但日子过得还是比较安稳富足的,就这样,刘禅平静的生活一直维持到泰始七年(271年),也就是投降后的第八年,才不幸去世,享年64岁。司马炎赐其谥号为思公,刘禅本以表明“不思蜀”,却以“思公”为谥号,不知司马炎是不是又一次对他的讥讽。但不管怎样,刘禅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了苟且偷安的八年天平生活,也算是他的一种生存之道,只不过他这样去见父亲刘备时,不知刘备会对他说些什么,估计除了无语就只能哭泣了。

安乐公是在别人牺牲的基础上才安乐了自己:

估计看了刘禅及当初劝他投降的那些人的生活状况,很多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难道在敌兵压境的时候,早早投降真是最好的选择吗?这能成为令我们信服的价值观吗?当然不是,刘禅及当初主张投降的那些人,固然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好处,可这些却是建立在那些为抵抗敌人而付出生命的将士基础上的自私行为,他们忘了这样做,对不起那些曾经保障他们在蜀国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如果刘备、诸葛亮、姜维、张翼、诸葛瞻父子等,如果这些人也早早投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