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往内部挖个洞,在之前就有人这么干过,美苏在冷战期间,不仅比谁飞上太空,还比谁能往地面之下钻的井深,这一点苏联赢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科拉深坑
1958年,美国成立了莫霍计划,计划通过地壳层比较薄的太平洋地壳向下钻4.5千米,到达莫霍界面,研究地球的构造。但是该计划进展得并不顺利,在1966年时,美国就停止了该项目的资金,终止了计划。
然而苏联却为了与美国竞赛,以及科研的目的提出了代号“地球望远镜计划”,试图在挖掘地球方面打败美国。
1970年5月24日,苏联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在此研究工作,并且不遗余力地支持,所有参与此项钻研工作的人都分到了一套莫斯科公寓,月工资更是达到了大学教授的年薪。
在最开始,科学家认为在地球打开一个洞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台旋转钻机安装在钻杆的底部就可以了。刚开始的挖掘工作确实如此,但随后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人们挖掘到7000米左右的花岗岩时,经常会发生钻杆断裂在孔中,无法被取出。再者,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内部的岩石会很快磨平钻头,导致无法工作,而由于钻孔深度太深,以至于每次换钻头都需要长达7-8小时,但每次钻头只能正常工作几分钟。
紧接着,科学家们就遇到了一个重大问题,在钻井的过程中,矿井内的温度逐渐变得过高,以至于探头都被融化,无法工作。后来,工程师想到了一个制冷的办法,特制了一批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钻头,但每一个钻头都价值不菲。
由于地心温度过高,挖掘难度大,耗费资金众多以及科研成果较少等原因,最终科拉深坑的挖掘工作停止了。
科拉深坑最终挖掘的深度是12262米,如果把地球比作是一个鸡蛋的话,那么科拉深坑仅仅是在鸡蛋壳上钻了一个洞,并没有钻穿鸡蛋壳。
人类能挖掘到地球内核吗?
实际上,按照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根本无法在太平洋上挖一个洞连接中国和美国。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地球内部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首先,地球内部的温度非常高,在科拉深坑之中,温度就已经高达300-400摄氏度,如此高温的环境,金属就算没有融化,也已经软化,无法正常工作。
不知道怎么挑?那京东帮你选吧~
广告
京东热卖
详情
再者,地幔层的物质为熔融状态,相当于火山喷发时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流动性,即使人类不计成本地挖掘到地幔层,也无法将地幔层钻透,因为地幔层的物质可以像水一样随时汇聚在一起。
更何况地球内核的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以上,如此高温的环境下,金属很难以固体的形式存在。
地球内部的压力非常高,在科拉深坑的万米深度处,科学家发现这里的压强达到了1000倍标准大气压。
如果人类挖掘到地球内核,那么这里的压强可以将一切物体压扁,人类的钻头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压强过大,钻杆也会被这里的压强压扁,从而无法工作。
由此可见,人类无法挖通地球并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科技水平的问题。
挖掘钻孔不划算
在人类历史中,很少有不计成本做某件事,如果真的有,要么是太过于痴心妄想,要么是有巨额回报。
我们知道,发展航天技术也需要足够的资金,研究基础物理更是需要花费上百亿甚至千亿人民币建立大型对撞机。但是这些项目的科研成果,可以为国家提供翻倍的回报。
比如:为了解决宇航员的生理排泄问题,科学家们发明了纸尿裤,后来这项发明被改造成尿不湿被运用到婴幼儿身上,每年产生上百亿到千亿元收入。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利用航天搭载种子,研究太空育种,得到一些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新品种。
但是,挖通地球的技术并不会为国家带来较大的收入。我们知道,科拉深坑挖掘了万米的深度,但它们做出了科研成果有限,只有耐高温的钻孔,以及垂直打孔技术等。
再者,虽然科拉深坑项目发现地球内部藏着大量金矿,金子含量比地球表面更丰富,但是挖掘金矿需要投入的资金,比金矿本身产生的效益还要多。
也就是说,钻孔项目投入较多,回报较少,非常不划算。因此目前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投入巨额资金挖通地球。
凯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