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加试

当陈崇章也交卷于一旁伫立等候, 全部的考生便只剩文靖安一人还仍未动笔。

后边的王所思和宋教谕看得着急,近旁的陈崇章也往文靖安这边投来焦急的目光,他知道文靖安必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可他不能开口询问, 只得默默忍着。

这时文靖安仍是一动不动, 前边的学政官和其他考官也都将目光焦聚在他身上, 虽说学政官没有明确加试时间,但如果时间拖得太长, 或者其他考生全都交卷而只剩一人迟迟没有完成,那这考生也是才竭智拙, 没什么录取价值了。

再等候片刻, 学政官终于忍不住发话,这句话其实只跟文靖安一人说。

“好了, 考生若写不来亦不必勉强, 总覆到此……”

他话到一半,如石雕般凝固不动的文靖安忽然有了动作, 只见他提笔蘸墨, 这时就不讲究一笔一划写馆阁体了,而是龙凤凤舞一气呵成, 在学政官正式宣布“总覆到此为止”之前, 一首与诗有关的诗便写好了。

文靖安收笔于砚, 吹干墨迹,双手捧着答题折本交给了学政官。

这位朝廷钦派的三品大员作为一州学政,院试主考, 自然对本届优秀考生都有了解,更何况文靖安还是头场案首,他早从申知府和王所思等人的口中仔细打听过文靖安此人, 知道文靖安以诗才见长,《端午》、《七夕》皆出自文靖安之手,他特意加的这场覆试,一方面有向上面交差的意思,另一方面就是想亲自试一试文靖安的诗才。

此时看到文靖安最后一个交卷,老学政脸上是有些不悦的,起码在他看来文靖安与才思敏捷不挂钩,曹子建那般七步成诗的大才终究只是寥寥数人而已,寻常人七十步成诗可以笑傲大盛诗坛了。

抱着这种想法,他随手把文靖安的答题折本往台上一放,也不言语,与其他考官先审阅前面先交卷的考生。

一份份考卷看下来,老学政与其他考官都是蹙眉肃穆,有时甚至摇头否定,可见他们对这些加试的诗作仍是不满意,只有偶尔一两首能让他们稍微舒眉展颜,但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很快,老学政伸手往台面一摸,原本厚厚一沓的答题折本已空空如也,只剩最后一份,也就是文靖安最后上交的那一份了。

老学政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文靖安,随后将文靖安的答题折本取起,略带失望地打开了答题折本,翻到最后一页,他眯着眼睛开始默读起来。

“元景十七年应云州院试总覆加试,题曰:以诗作诗。”

“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老学政:“……”

他定了定神,将这首诗再读了一遍。

又读了一遍。

……

如此往复不知几何,他的默读变成了重复的细语喃喃,最后嗫嚅着嘴唇不知如何表达,旁边的考官看得奇怪,申知府坐得与他最近且职位最高,便出言提醒:“陆大人,这答卷可有不对?”

陆学政缄口不语,而是将考卷递给了申知府。

申知府不敢怠慢,接过考卷仔细阅读起来。

申知府:“……”

他的反应和陆学政如出一辙,相继递给后面几个考官之后,也是一般情形。

远处的王所思等人却是看得一头雾水,近处的陈崇章等考生也是莫名其妙。

唯有文靖安自己知道,这位陆学政、申知府和其他考官露出那般神情,便意味着他在最后时刻抄下的这首诗抄到了点子上。

这首诗原名叫《论诗五首·其二》,原作者是清代进士赵翼,顾名思义他一共写了五首论诗之诗,但文靖安哪能全部都背得出来,能记起上面这一首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过这一首就已经足够了。

诗词之道在唐宋时早已登峰造极,唐宋两朝的诗人、词人将所能写之物,所能抒之情,所能表之意几乎全都写尽了,后世之人想要在诗词一道有所突破便是难如登天,别说大盛朝,就是加上之前的大宁朝,统共也没几首传世之作。

偏诗词一道又历来为朝廷和所有读书士子看重,否则科举里也不会专门立一项五言八韵诗为必考题目了。

因此他这首诗在科举场上写出来,分量远非之前的《端午》、《七夕》可比,借着科举的关注度和知名度,他这首诗将会从云州发酵,传遍大盛朝每个州县,传到每个考生的耳朵里。

文靖安本是极度讲究公平公正之人,科举场上只愿用真才实学和其他学子一较长短。

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既然这位陆学政给了这次加试的机会,他为什么不顺势而为?

他宁做有污点的君子,不愿做违心的小人。

人生一世,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瑕,文靖安在心里感慨了一番,此时,陆学政和申知府等人已经从震愕当中恢复过来,陆学政到底是朝廷钦派的三品大员,不像李碧存、王所思等人没见过大世面,他很快镇定下来,面不改色,一如既往。

“你等暂且退去,回去等着发总案吧。”

陆学政一语既出,后面已有胥吏就位,领着陪考的知县、教谕等人与众考生依次退出前堂。

本着对所有考生都必须一视同仁的原则,陆学政强行忍住了强烈要跟文靖安对话的冲动,他只在文靖安离场时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文靖安心领神会,给这位陆学政拱手作揖,行拜别之礼。

出了府衙大门,不仅是陈崇章等永宁县考生,便连王所思和宋教谕都忍不住上来问:“靖安,刚才你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学政大人与诸位考官以那般眼神看你?”

王所思不断搓手,问道:“你可是又写了什么传世佳作?赶紧说来与我们听听,洗洗耳朵!”

文靖安“谦虚”道:“传世佳作说不上,就是被逼急了,忽然想到了四句七言,潦草之作,平平无奇,、平平无奇。”

王所思跺脚:“你倒是说啊!”

文靖安:“……”

王所思又要催促,文靖安道:“我自己念出来实在尴尬,不如我写下来你们自己看?”

话音刚落已有七八支笔递到他面前,毛笔都还沾着墨汁,差点将他涂黑一脸。

他取过陈崇章递过来的那支笔,抽了张纸,摁在衙门旁的石狮子上,回头道:“我写完你们再看,不准偷看。”

王所思道:“我堂堂县尊岂会偷看?”

陈崇章、宋教谕等人齐声道:“不偷看,赶紧写。”

文靖安转过头去,再忽然回头瞅一眼,确定这些人都背转过去了没有看他,他便动笔写了起来,刚写完最后“百年”两个字,纸张倏然被人抽走,王所思大喊道:“各领风骚数百年!妙啊!妙啊!”

文靖安:“……”

这群人非但偷看,早已把这首七言绝句背了下来。

陈崇章激动道:“李杜诗篇不新鲜!豪气!豪气!”

宋教谕则跟王所思喜极而泣:“江山代有人才出!永宁县出人才了!大人才!”

文靖安:“……”

这些人太过夸张,又是在府衙门前,引得其他的知县、教谕和其他考生纷纷嗤之以鼻,都认为永宁县这群人太失礼了,见不得大场面,不值得与之为伍。

不过当他们看到王所思手中那首诗,所有人便都愣住了,随后是长时间的无言以对。

当文靖安发现很多人以莫名其妙的眼光盯着他看时,他赶紧跑回行馆去了。

总案的发布至关重要,除了确定一百多名秀才之外,还要从这一百多秀才里边选出若干名廪生,这已经直接与朝廷选贤任能相关,要把具体名单和答卷送往京城,由礼部官员核对审查,皇帝有时也会象征性抽查,所以不能有丝毫马虎。

陆学政与申知府、一众学官讨论了两天之后才终于有了结果。

也就是在总覆结束的两天之后,总案的名单拟定,但不会直接对外公布,而是要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

这天一大早文靖安等人便收到消息,府衙那边来人告诉他们要穿上秀才正装,戴上学政大人赐下的金花帽饰到府衙门前集合。

文靖安、陈崇章与其他通过总覆的永宁县学子不敢怠慢,到了府衙门前听从胥吏安排,一百一十九名幸运儿依次站好队列,府衙的仪门打开,申知府穿着正五品官服,在一队仪从的簇拥下从仪门缓步走出。

这时还不用学政出面,全部由申知府定夺,他来文靖安等一众考生前边领路,仪从队伍分前后左右护着他们,前边的书吏高喊一声:“礼!”

瞬间鼓乐齐鸣,后头还有胥吏专门负责放鞭炮。

街道两边聚满了围观的人群,都要瞧一瞧今年新晋的秀才老爷,或者带上自家的儿孙过来沾一沾才气,这些可都是千里挑一的准文曲星啊!

不过这趟行程倒不是为了游街出风头,申知府要带着文靖安等人从府衙门口一直走到城中的文庙。

所谓文庙是官家供奉孔子的地方,申知府要在孔子面前放出今年院试的总案,并向孔子先师汇报今年云州院试的成绩,然后与新晋的考生一起祭拜,如此,文靖安等人才正式获得秀才功名。

秀不秀才的文靖安不关注,他只想快点知道自己是不是案首,能不能夺下小三元。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9-03 20:06:53~2021-09-04 20:31: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也许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寒门荣耀(科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