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话就是圣旨,林良娣即使还想再争取一下,可是眼下也暂时不敢多说什么,只好带着李象叩首退下。
大殿里面一下子就变得空空荡荡的,只有李世民和故太子李承乾的棺材。
晚风吹动,显得有点寂凉,也让李世民现在的背影显得更加悲戚,现在没有任何人在这了,只有他们父子俩了,此时的李世民不是一个帝王,只是一个父亲。
棺材里躺着的,是他养了教了宠了二十多年的儿子了。
看着儿子再也无法给他任何回应了,那张熟悉的脸,再也不会喊他父皇了,他的心像是被人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子,一个劲的刺入里面一样。
那双大手伸了出来,放着在儿子早已没有任何体温的身躯上,眼泪吧嗒的落下。
“儿子,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你爹还有很多东西没教你呢,你突然就走了,你让你爹怎么办啊?”
李世民的手轻轻地放着在儿子的脸上,哀伤的喃喃自语道:“你说你,就这么的走了,你也不想一下你爹,说都不说一声,你爹养了你二十多年,培养你二十多年,从小到大你要什么东西没给你的,你突然的就走了,让你爹白发人送黑发人。”
说罢,李世民擦了一下眼泪,“你母后在贞观十年就扔下我们走了,如今你也走了,现在你要你父皇如何是好啊,儿子。”
越想着那些事情,李世民心里的哀痛也就越大,声音也大了起来,“儿子啊,爹从小教你仁孝仁孝,你的孝呢?你不孝啊,不管你爹,就这么的走了。你倒是潇洒的走了,你让你爹这心里怪难受啊。你让你爹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殿里面,都是一个中年人压抑的哭声,但是这哭声却透着巨大的哀伤。
突然,李世民赶忙的开始擦了一下眼泪,停止了哭,因为这殿里面有脚步声传来。
“真不是说过了吗,谁也不许进来,都给朕出去,出去。”李世民怒喝着道,转身却愣住了。
只见烛光之中,李阙小心翼翼的捧着那碗热粥,满脸热泪,热泪还有一两滴滴在了那粥里。
“皇祖父,孙儿听说您今日还未曾进膳,所以特地叫人给您熬了一份热粥,您多少用一些吧。”
李阙捧着那碗热粥,慢慢地走着来到李世民跟前。
烛光下,李世民把脸埋着在黑暗之中,那个大手赶紧用袖子擦了一下自自己脸上的泪痕。
“你怎么知道朕没吃东西?”李世民看着那份热粥,问道。
“孙儿猜,您今日恐怕也是没有胃口吃。”李阙拿着勺子翻滚了一下那热粥,米香味扑鼻,“今儿早上看您来了一次,又要回去忙政事了,从天下大乱的隋末要慢慢的整理这些,百业待兴,都指望爷爷您。”
说罢,李阙把那碗热粥放着在李世民面前,“父王在世的时候,总是说爷爷您这辈子都辛苦了,少年征战,登记以后励精图治,殚精竭虑。”
李世民眼里的眼泪忍不住掉落了、
好孩子,确实说个好孩子,自己这么多个孙子里,也就只有这孩子通透,像他老子,他老子小时候也是这般仁孝。
今天这个时候,他又能吃得下去什么呢。
大唐天下现在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
想到这,李世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拿下去吧,朕不饿。”
“不饿也要吃一点。”李阙看着李世民,很是诚恳道:“上午的时候您刚和孙儿说过,要孙儿好好保重自己,是对您的孝顺,但是您也要顾好自己的身体,身强体壮的,那也是对我们做孙儿的,最大的恩赏了。”
然后李阙又拿起勺子,勺了一口热粥,哭着道:“父王的英灵还在这呢,要是他可以看到祖父和孙儿能吃能喝的,他才能放心,不然要他如何放心。”
“阙儿,大了,懂事了。”李世民感慨道。
说罢,撸起袖子,苦笑了一下,说道:“那好,我们祖孙就一起吃了这热粥,你和朕都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这个热粥,还真的说李阙让人做的,今天的这个时候,弄些其他的什么,李世民肯定吃不下去,不如就先喝一些热粥来缓缓肚子是最好的。
热粥的热气,模糊了祖孙俩的面容。
吃了一会,两个人都觉得眼眶酸酸的,不停的擦着眼泪。
走了的人走了,但是活着的人还是要好好地活着。
那些伤心难过只会让走了的人走的不安心,礼节是让活人看的,可是那些真心实意却说真的对走了的人的。
一大碗热粥喝完,,李阙又端着碗,用筷子拨了几下,把里面剩下的几粒米,也吃了下去。
“这些怎么也吃了?”李世民随意的拿袖子擦了一下嘴巴,问道:“是不是没有吃饱?没吃饱,那叫御膳房的,再做一些。”
李阙放下碗,学着李世民的样子,拿袖子擦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罢,顿了顿,继续道:“之前父王总是告诫孙儿,天下百姓以天下供养皇家,我们也应当知道农户种庄稼的不容易,要学皇祖母,谦恭节俭为先。”
可是说着说着,李阙有非常惭愧的苦笑道:“但是孙儿顽劣,顿顿都说八菜一汤,如此奢侈浪费,孙儿有负父王,皇祖母教诲,实乃混账也。”
“等会!”正当李阙要转身离开的时候,李世民却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了,叫住了李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了一下这首诗,然后看着李阙问道:“阙儿,这个你是听谁说的。”
现在可还没有什么唐诗三百首的。
李阙的这话也是说到了李世民的心里,作为隋末时期的一个起义力量,李世民也是亲眼看到过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多少百姓背井离乡,多少百姓沿街乞讨,卖儿卖女,易子而食。
他一直非常注重吸取前隋的灭亡教训,所以才多次下诏轻徭薄税,甚至减免赋税。
他登基以后也时常有天灾发生,不是洪水,就是旱灾的,有时候还有蝗虫,老百姓辛辛苦苦的种地一年了,却一顿饱饭都吃不上,碰上天灾也就只有乞讨逃荒这一条路。
点击弹出菜单